第十八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成果奖之《实践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转型实践》

来源:本部高中校区 发布时间:2022-12-14

成果名称:实践物理——中学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教学转型实践

成果主持人:吴爱兄 

成果完成者:吴爱兄、宋金萍、金朝娣、张国玉、王波、王佳艺 

  

实践物理是基于物理学科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强调学科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转型,也是强化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方式变革。实践物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途径、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将实践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凸显物理教学的科学实验与实践创造的本质特征。 

本成果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开发了实践物理主题项目。实践物理项目是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成果团队在深研教材的前提下,从科学性、系统性、典型性出发,选择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实践情境,开发了与初高中8本教材相匹配的8个主题实践项目。每个项目以“情境—问题—任务—反思”的结构驱动学生主动实践,通过“思维支架”“策略流程”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实践任务设计体现动手实践性、思维生发性和能力适配性。 

构建了两种实践物理的教学实施途径。基于“实践”的物理教学,主张以实践为支点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系统反思,形成策略性的问题解决策略,提升质疑批判能力。为此,结合实践物理项目,构建了两种教学实施途径:一种是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融合实践项目,其主要实施途径是国家课程下的物理课堂;一种是借助作业创新推进的课下实践,其主要实施途径是校本选修课或小假期等课外时间。 

设计了“实践物理教学”的评价工具。依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结合研究过程中开发的实践要素,梳理出促进核心能力提升的评价方案和指向各实践主题项目的评价要素,设计了相应的过程性评价量表,以检测学生实践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达成情况。 

成果应用与推广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丰富了国家课程资源。成果团队开发的实践物理项目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重组,使其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匹配,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与科技发展、生活实际相联系。实践物理项目为国家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二,探索了基于实践的物理教学方式。项目组构建的两种实践物理教学方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并将“认知”与“实践”有机融合起来,让认知在基于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落实、提高、深化、建构、创新。这样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引领实践、指导实践、推进实践,从而使实践与认知共同发展。

第三,让“双减”有效落地。实践物理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现代社会发展相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减少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丰富的实践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最终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力。实践物理为“双减”开辟了学习的新时空,创生了新方式,体现了课标的实践育人理念。

 

 

成果团队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